【摘""要】"青少年游泳后备人才的培养质量关乎我国竞技游泳的可持续发展。该文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及深度访谈法,对我国青少年游泳后备人才培养体系进行了系统考察。研究发现,当前培养体系已呈现出多层级结构特征,但在人才选拔机制、教练员培训体系、竞赛组织体系等方面仍存在显著不足。针对上述问题,该文提出构建动态跟踪的选材评估体系、建立教练员实战导向的培训机制、优化竞赛组织与管理机制等具体建议,旨在为完善我国青少年游泳后备人才培养体系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

【关键词】"青少年""游泳运动员""后备人才""竞赛体验

【中图分类号】"G86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813(2025)09-0119-03

Research on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Development Strategies of Reserve Talent Training for Youth Swimmers

XIE Chunsheng

University of Sanya, Sanya, Hainan Province, 572000 China

[Abstract] The quality of cultivating reserve talents for youth swimming is related to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competitive swimming in China. This article uses literature review, questionnaire survey and in-depth interview methods to systematically investigate on the training system of Chinese youth swimming reserve talents. It is found that the existing training system has formed a multi-level structure, but there are still obvious shortcomings in talent selection mechanisms, coach training and competition organization system and other aspects. In response to these problems, this research puts forward specific suggestions such as constructing a dynamic tracking evaluation system for selecting materials, establishing a real combat training mechanism for coaches, optimizing the competition organization and management mechanism, etc., in order to provide theoretical reference and practical guidance for improving the training system of Chinese youth swimming reserve talents.

[Keywords] Youth; Swimmers; Reserve talents; Competition experience

游泳运动是最接近人体自然运动方式的体育项目之一,具有强身健体、磨炼意志、陶冶情操的独特价值。在竞技体育领域,游泳是诸多运动项目的基础,对提高国家综合竞争力、展现国家形象具有重要意义。青少年时期是培养游泳运动员的关键阶段,抓好这一时期的后备人才培养工作,对推动游泳事业的持续发展至关重要。中国是游泳运动的传统强国,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亚洲一直保持领先地位。进入21世纪,面对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需进一步提高青少年游泳后备人才的培养质量,逐步构建与国际接轨的人才培养体系[1]。

青少年运动员的成长规律与成年运动员存在显著差异,需要有科学的选材机制、完善的竞赛体系、专业的教练员队伍等多方面因素的支撑。

1 "我国青少年游泳后备人才培养的基本情况

我国青少年游泳运动员的培养主要由体育总局、省市体育局、游泳运动管理中心、体校等机构承担。总体来看,形成了“国家队—省队—体校—业余俱乐部”的分层递进式培养体系。各级培养主体在职能定位上各有侧重:国家队处于金字塔顶端,专注于国际顶级赛事备战与技术创新;省队在储备优秀人才与区域性赛事竞争中发挥双重功能;体校通过系统化的训练体系实现专业技术提升与文化教育的协同发展;业余俱乐部主要面向低龄段青少年进行启蒙教育和基本功训练,为专业梯队输送具有潜力的后备人才。近年来,部分地区还探索建立了“省队+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的培养模式,充分整合了高校的学术资源和体育训练资源,开创了运动员培养的新路径。这一多层级培养体系通过明确的职能划分和有效的衔接机制,为中国游泳运动的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人才基础[2]。

2 "我国青少年游泳后备人才培养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人才选拔与甄别机制存在偏差

经调查发现,现行的选材体系过度偏重运动员的形态指标和基础素质,如身高、臂展、肺活量等静态参数,而对运动员的心理韧性、学习能力、运动智商等动态发展因素的评估明显不足。在选材方法上,主要依赖教练员的经验判断,缺乏标准化的科学评估体系,这种主观化倾向导致人才识别的准确性和预见性大打折扣。更为严重的是,部分地区出现了急功近利的选材倾向,一些培养单位为追求短期成效,过分追求低龄选材,甚至采取非正常竞争手段争抢优质生源。这种做法不仅违背了青少年运动员的成长规律,也扰乱了正常的人才培养秩序。调研数据显示,低龄选材导致的运动员早期倦怠、技术固化等问题日益凸显,严重影响了后备人才的可持续培养。此外,选材工作缺乏系统性的跟踪评估机制,当前的选材模式往往是一次性甄别,忽视了运动员在不同发展阶段表现出的潜质变化,这种静态的评估方式难以准确把握人才成长的动态特征,制约了优秀后备人才的深度挖掘和科学培养。

2.2 "教练员专业素养与现代竞技需求存在断层

教练员作为青少年运动员培养的核心引导者,其专业能力直接影响着后备人才的培养质量。调研发现,相当一部分教练员由优秀运动员转岗而来,虽具备丰富的竞技经验,但对运动生物力学、运动心理学等专业理论的掌握不足,难以将现代运动科学理论有效融入训练实践。在训练方法上,过度依赖传统经验主义,对训练数据分析、视频技术诊断等科技手段的运用不够深入,制约了训练效果的精准评估和改进。同时,传统的单向灌输式教学模式仍占主导,缺乏对运动员个性特征和学习需求的深入研究,影响了训练积极性和创造力的培养。

2.3 "青少年竞赛体系的系统性与规范性不足

综合文献分析,现阶段我国青少年游泳竞赛体系存在明显的结构性缺陷。省级以上高水平赛事数量不足,难以满足运动员实战需求;区域性选拔赛和交流赛的层次过于分散,缺乏统一的竞赛标准和评价体系,导致人才评估标准不一,影响了选手的持续性发展。在赛事组织层面,现有的竞赛规则未能充分考虑青少年运动员的成长特点。以青少年组蝶泳比赛为例,其技术要求与成年组别几近一致,忽视了青少年运动员在体能储备和技术掌握上的阶段性特征。部分赛事过度追求竞技性,将奖牌数量作为唯一评价标准,忽视了比赛对提升技术水平、积累实战经验的基础功能。同时,赛事的专业化保障亟待加强。在基层选拔赛中,裁判员执法标准不统一,对青少年常见技术动作的判罚尺度差异较大,影响了比赛的公平性和选手的心理状态。

3 "提升青少年游泳后备人才培养的建议

3.1 "构建动态跟踪的选材评估体系

选材是青少年游泳人才培养的关键环节,传统的一次性静态选材模式难以准确评估运动员的发展潜力。针对这一问题,应建立以动态跟踪为核心的选材评估体系。具体而言,将选材过程分为初选、复选和定向培养三个阶段,每个阶段设置不同的评估重点,通过6~12个月的持续观察,全面评估运动员的发展潜质[3]。

在初选阶段,除基础的身体形态测量外,重点考查运动员的技能学习能力和运动协调性。通过设置模拟训练环节,由专业教练团队对运动员的动作理解力、技术掌握速度进行评估。入选运动员进入为期3个月的复选阶段,这一阶段重点观察其训练适应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通过递进式的训练负荷设置,考察运动员的身体耐受度;通过高强度专项训练,评估其心理韧性。最后的定向培养阶段持续6个月,主要关注运动员的专项发展潜力。这一阶段设立月度评估机制,通过标准化的测试指标,如25米冲刺、转身技术、水中滑行等,对运动员的进步曲线进行量化分析[4]。同时,教练团队针对每位运动员建立个性化档案,详细记录其技术进步特点、训练适应情况和心理状态变化,为最终的人才选拔提供全面的评估依据。在日常训练中引入水下摄像系统,每周拍摄训练视频,记录运动员的发展变化。建立运动员个人成长档案,将每月的技术测试、体能测试、心理测评等数据录入电子表格,形成可视化的成长曲线。对表现出特殊天赋的运动员,及时调整训练计划,并由教练组集中讨论实施个性化培养方案。针对性格偏内向的运动员,安排专门的心理辅导老师进行疏导,帮助他们建立自信。每三个月组织一次家长见面会,让家长了解孩子的进步情况,共同参与培养计划的调整。

3.2 "构建教练员实战培训机制

针对青少年游泳教练员专业理论与实践能力的提升,应建立以实战跟训为核心的培训机制。具体做法是在省级游泳队设立教练员培训基地,选派基层教练员定期到优秀教练团队跟队学习。培训采用一对一帮带模式,每位基层教练跟随指定的高水平教练,全程参与日常训练工作。在为期三个月的跟训期间,基层教练不仅要观摩训练课,更要在导师指导下独立完成训练计划的制订、技术动作的分析、运动员心理辅导等实际工作[5]。

培训重点关注3个核心环节:一是训练计划的科学设计,基层教练需要掌握运动生理学原理,学会根据运动员各项机能指标合理安排训练负荷;二是技术动作的精准纠正,通过水下摄像等科技手段,深入分析运动员技术缺陷,制订针对性的改进方案;三是比赛实战的临场指导,参与省队重要比赛的备战工作,积累实战经验。

这种实战化培训模式已在浙江省游泳队试点,参训教练的执教能力得到显著提升,其执教的青少年运动员技术进步明显加快。为确保培训效果,设立严格的考核机制。培训期间,基层教练需要完成规定的实训任务,包括:每周提交训练计划分析报告,运用生理生化指标说明训练安排的科学依据;每月完成不少于10例技术动作诊断报告,详细记录动作缺陷分析和改进措施;独立执教3~5场省级比赛,总结竞技实战经验。考核合格者颁发专业资质证书,并将其作为职称晋升的重要依据。

每周安排教练员技术研讨会,重点分析本周训练中发现的技术难点。选取表现突出的运动员训练视频进行案例分析,讨论有效的训练方法。鼓励教练员将训练心得整理成文字资料,在教练员群里分享交流。定期邀请退役优秀运动员来队里交流,传授专业技术要领。为教练员配备平板电脑,用于记录训练数据和查阅技术资料。每月组织一次技术创新评比,对提出有效训练方法的教练给予奖励。为教练员购买专业运动训练书籍和视频资料,支持他们自主学习。

3.3 "优化青少年竞赛组织机制

针对现有青少年游泳赛事体系存在的问题,重点从赛事结构和执行标准两个维度进行优化。在赛事结构设置上,将全年比赛分为三个层级:选拔赛、锦标赛和冠军赛。其中,锦标赛是核心赛事,采用“分区预赛+全国总决赛”的模式。具体做法是将全国划分为南、北两个赛区,每月在两个赛区轮流举办预赛,每站比赛设置10~200积分不等,运动员可根据个人情况自主选择参赛站次。全年参加4站以上的运动员,根据累计积分排名确定全国总决赛资格。这种赛制设计既保证了高水平比赛的连续性,又给予了运动员充分的恢复和调整时间。

在赛事执行标准上,建立专业化的裁判管理体系。首先,组建专门的青少年竞赛裁判团队,所有裁判必须参加为期一周的专项培训,内容包括规则理解、判罚标准、临场执法等。其次,制订青少年组专用的技术动作评分细则,对转身、出发、换气等关键环节设置具体的评分标准。如转身技术的评分包括:触壁距离(2分)、转身角度(3分)、腿部发力(2分)、转身后第一周期动作(3分)等量化指标。最后,配备专业的赛事服务团队,包括场地技术、医疗保障、营养配餐等岗位,并制定服务规范手册,确保各项保障工作标准统一、程序规范。

为提升赛事的专业性和观赏性,建议引入电子计时系统和水下动作分析系统,为教练员和运动员提供精确的技术数据支持。在比赛间隙设置趣味性游泳表演和技术交流环节,以增强青少年运动员的参与热情。同时,对首次参赛的运动员进行赛前心理辅导,帮助他们克服比赛焦虑。此外,建立赛事数据库,记录运动员的技术特点和成绩进步曲线,为后续训练提供参考依据。针对基层赛事,可采用“云裁判”模式,通过视频连线邀请高水平裁判远程执法,以提升基层比赛的专业化水平。另外,建立赛事反馈机制,收集教练员、运动员和家长的意见,以持续优化竞赛体系。

4 "结语

青少年游泳后备人才培养的优化和改进离不开全社会的关注与支持。应加强组织领导,强化科技助力,营造良好环境,凝聚各方力量,形成工作合力。同时,须坚持从实际出发,稳扎稳打,积小胜为大胜。

参考文献

[1] 戴承铭.相对年龄效应对浙江省青少年游泳运动员运动成绩的影响研究[D].成都:成都体育学院,2024.

[2] 施正颖,葛国政.青少年游泳运动员气质类型研究[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23,31(01):263-266.

[3] 陈小雪.青少年游泳选材“流线型体型”分析[J].中国体育教练员,2022,30(2):77-78.

[4] 何海滨.青少年游泳运动员体能训练内容与方法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22,12(11):51-53,57.

[5] 陈鑫彩.广州市青少年游泳运动员选材指标体系研究[D].广州:广州体育学院,2021.

猜你喜欢

青少年

“You’re Just Bored”汉语世界(The World of Chinese)(2023年2期)2023-06-22 15:18:38关爱青少年的胡耀邦湘潮(上半月)(2021年12期)2022-01-18 05:40:16关注青少年心理健康疯狂英语·新读写(2021年7期)2021-10-13 06:35:48青少年发明家疯狂英语·新读写(2021年7期)2021-10-13 06:35:44《青少年书法》征订艺术品(2020年12期)2020-04-28 02:08:24激励青少年放飞心中梦中国火炬(2014年4期)2014-07-24 14:22:19让雷锋精神点亮青少年的成长之路中国火炬(2013年1期)2013-07-24 14:20:18关爱青少年的“三个一”中国火炬(2012年5期)2012-07-25 10:44:08暖其行 正其行 22 名“五老”与30 名失足青少年中国火炬(2012年5期)2012-07-25 10:44:08他为青少年开展普法教育中国火炬(2012年11期)2012-07-24 14:21:00

当代体育科技2025年9期

当代体育科技的其它文章核心素养视角下开展学生体育家庭作业的实践探究素质教育背景下中小学体育舞蹈课程设置研究新时期社区体育与校园体育融合发展的路径研究智慧体育教学的功能价值、实施策略与未来发展方向研究体育器材在高职院校体育训练中合理应用的对策研究中医院校大学生健康素养与健康行为的现状调查与相关性研究


米体盘点现役意大利年薪前10球员:维拉蒂3000万居首,基耶萨第4
延期、骚乱,世界最火爆德比乱成一锅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