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男子网坛的历史长河中,费德勒、纳达尔、德约科维奇和穆雷组成的四巨头时代,无疑是最为浓墨重彩的篇章。他们之间的竞争,犹如一场场惊心动魄的史诗对决,每一次的交锋都让球迷们热血沸腾。
除了那个时期的主角四巨头外,犹如费雷尔、伯蒂奇们也是响当当的一方诸侯,如果不是生在残酷的四巨头时期,夺得大满贯甚至有很大几率可以比肩休伊特、萨芬等名人堂前辈们。即使是德尔波特罗、西里奇等夺得大满贯的幸运儿们,也应该获得更大的生涯成就。本帖意在通过数据盘点那些黄金时代的配角们。
首先第一个问题,如何定义四巨头时期。如果按照最严苛的判断标准来看,2011-2012的两年可以算作最鼎盛的四巨头时期,那两年不但四巨头们包揽了所有大满贯赛事的冠亚军,而且四强也仅仅让出6人次,同时期的18站大师赛,仅一站比赛让冠军旁落。如果从宽泛的标准来看,个人认为2009-2016都可以算作是4巨头时期。首先结束点2016年比较确定,因为2017年穆雷大伤,网坛回到三巨头时期。至于起始点2009年,因为该年的所有月份都是此4人牢牢占据排名前四,而且在美网之前,前四和第五名的积分差距巨大,因此本人使用2009年作为宽泛定义下的四巨头开端,以2016年作为四巨头时期的结束。
第二个问题是如何衡量各方诸侯的实力水平,毕竟有的大满贯夺冠,有的大满贯整体表现很稳定多次8强4强。为了统一衡量,使用本人编排的打分体系来衡量,如下图所示。
首先衡量最重要的因素是大满贯,大满贯仅考虑进入QF及以上的成绩,因为进入了8强就意味着迈入了挑战四巨头的门槛。大师赛仅考虑决赛以上的成绩,且冠军和亚军积分差距较大。年终总决赛仅考虑四强及以上的加分,因为参加小组赛的加分在年终排名中已经体现。最后是年终排名积分,仅考虑年终前十的加分,由于年终排名与大满贯、大师赛成绩有一定重合度,因此没有给太高的分数加成。根据积分给这些黄金配角们的分级如下,表格中积分及等级仅代表09-16四巨头时期的球员等级,并不代表该球员整个职业生涯的荣誉等级。
注:诸如罗迪克、达维登科等球员巅峰不属于四巨头时期,虽然在四巨头初期的部分年份仍有出色表现,仍不在本次盘点的范畴。如有其他值得盘点的人选,可在贴中回复,楼主认为符合标准的,会陆续补充。
数个镜头,看懂内马尔的世界杯,读懂真正的内马尔
掀起中国体坛“轩然大波”的体能测试,到底是咋回事